[持戒]-什么是持戒
持戒[佛教解释]
戒亦称为解脱,如好好持戒亦能解脱。入菩萨道,三无漏学为根本。学佛千万不要被虚妄的名闻利养迷著。佛法亦有法运,虽衰不会灭亡,因末法有一万年之法运,现在只过去了十分之一。修菩萨道一定要由三无漏学开始,持戒是手段,慧是目的,定是枢纽。
概述
△ 戒律在三藏中占很重要的地位,佛的生活记录就是戒律。在行为上以戒律为标准,在思想上以经论为标准。戒律的基本精神是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”
△ 受戒容易,守戒难。持戒必须有智慧,如无智慧无法持戒,亦守不住;又戒生定、定生慧,相资相成。内有烦恼,外有诱惑,降伏烦恼需要智慧,俗语说:没有理智,控制不了感情。戒有二种,一为止持,一为作持。如五戒之规定均为不应作,为止持,属自利;作持是必须要作,属利他。例如,受菩萨戒之后,路遇病人必须为其安置照顾,不管即犯戒,谓之作持。
△ 学佛人应常作如此想:佛制定的戒律是为我一个人制定的,不是拿它量旁人。信心清净就是华严经的一真法界,此即禅宗的明心见性,故大乘学人的下手处即是破四相。学佛就要学吃亏,学上当,此种大利益不是一般人能想像得到的,如对初学佛的人讲这种话,一定把他讲跑了,但是对老修行应说真实话。
△ 由初学佛到等觉菩萨都要守戒,等成佛之后就不要持戒了,因为佛的行为就是戒律。
△ 正助双修,正修是定,助修是六度,正修不著有,助修不著空。无论修那一法门,戒律是共同科目,戒律帮助成就。八万四千法门均修定,净土得一心不乱,是念佛三昧,离开戒不成,戒帮助得定。止持是断绝作恶的增上缘,作持是历事练心。佛对于众生了解得太深刻,教导我们的修身方法也太善巧,心常在定中保持清净心,失去清净心所修的均为痴福。除非为了度众生,否则以不接触繁华世界为上策。
△ 学佛之后看到某人能说不能行,就要批评他而造口业,是三途之因。有人受了戒之后,天天看人家的行为是否如法;如看到旁人犯戒就失却恭敬心,反而更增加自己造业的机会,还不如不受戒。须知戒律是律自己的,管自己不要管旁人。佛规定在家人不准看出家人的戒律,其原因在此。
△ 毁谤出家人罪很重。出家人不管其持戒或破戒,只要对他恭敬,就如同恭敬三世诸佛,若毁谤他则罪孽深重。至于破戒僧,因行为不检而招致众生毁谤三宝之因缘,他自己将来作堕落之因,是他自己的事,与众生不发生关系。故古诗有云:
其人戒定虽羸弱,善能说法度众生;
若能供养此人者,胜于供养十方佛。
△ 劝人学佛则可,劝人受戒则不可,要由其自己发心受戒才有效,否则碍于情面,勉强受戒,受而不能持,反而害他。同一理由,有人不能吃素,亦不要劝其吃素,否则因怕吃素而佛也不学了;可先劝其不杀生而吃三净肉。对于已经受戒之人,可以劝其戒持清净。
△ 学佛是自己学佛,不必看人家学佛的精进程度如何,人家学与不学与自己毫不相干。以修十善言,天天根据经典批评人家,只有自己造口业,对于自己毫无好处。如果机缘成熟,一说即能改过迁善,不妨倒予以规劝,否则还是不要管人家的闲事比较好。
四种持戒
[四种持戒] [出杂阿毗昙心论]
一悕望戒悕即悕求。望即期望。谓求生天及余善处。坚持禁戒。是名悕望戒。
二恐怖戒谓畏堕恶趣。畏恶名称。坚持禁戒。是名恐怖戒。
三顺觉支戒谓随顺七觉支。庄严其心。坚持禁戒。是名顺觉支戒。(七觉支。即七觉分。谓择法觉分。精进觉分。喜觉分。除觉分。舍觉分。定觉分。念觉分也。)
四清净戒谓无漏戒。能离烦恼染垢。是名清净戒。(无漏戒者。即声闻缘觉无漏道品所发之戒也。)
- 上一篇:[超度]超度是什么意思?如何超度婴灵?
- 下一篇:[附体]附体是什么意思?附身解释
- 因家有貌美妻子而遭人陷害,结果……
- 一个放生持戒师兄得福报的实例
- 酽茶三两碗,意在钁头边
- 咬紧牙根守好一世戒,能得千万世解脱
- 恶念一起,他差点成了啖人鬼的食物
- 不喝酒戒的由来
- 虚云老和尚关于戒律、持戒、破戒的开示
- 持戒的利益有哪些?
- 要真心持戒,你才知道什么叫功德
- 弟子受菩萨戒但没有受持戒条,会堕入地狱吗?
- 玄若法师答:罪业深重如何忏悔,长年念六字大明咒而又未持戒
- 怎样持戒才能不受地狱恶道烧烤,享有大功德?
- 杨岐灯盏明千古,宝寿生姜辣万年
- 戒定活一日,胜无戒定活百年
- 什么是持戒?佛教讲的“戒”要如何修持?
- 谈发心、因果、信心、持戒、打坐
- 在家居士怎样受持五戒?
- 大安法师答:有法师提倡念佛不需持戒,并说连出家师都没持戒,师父怎么看这个问题呢?
- 智渡法师答:佩戴楞严咒有什么益处呢?用持戒吗?
- 如果不能清净持戒,念佛能往生吗?
- [名人轶事]将佛法作为精神依怙的金庸先生
- [无量寿经]刘素云复讲《无量寿经》[第12集][内附视频]
- [无量寿经]刘素云复讲《无量寿经》[第11集][内附视频]
- [仁清法师]识-投生的灵魂
- [无量寿经]刘素云复讲《无量寿经》[第10集][内附视频]
- [星云大师]快乐的源泉与修炼方法
- [星云大师]怎么样才是真正富有的人呢?
- [广钦和尚]出三界比出国留学好
- [星云大师]向观世音菩萨祈愿文
- [星云大师]驼标比丘发光的手指
- [星云大师]保持正念
- [大安法师]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办法能做到老实念佛?
- [广钦和尚]如何动中用功念佛?
- [广钦和尚]临终如若还存有一点家庭意识,那就还要经历生死轮回
- [广钦和尚]如何得一心不乱?
- [广钦和尚]吃苦受劫受报 方能成就佛道
- [广钦和尚]关于念佛和修行的精要开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