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是如何看待离婚这件事呢?
一提起佛教,在许多人脑海里出现的,就是僧人的形象。实际上,出家只是佛教生活方式的一种,佛教徒中,大多数为在家居士。在家居士通过婚姻,建立家庭,既维系种族的繁衍,也护持出家人的修行,为出家人提供物质生活保障,因此,佛教重视婚姻问题。既然佛教重视婚姻问题,那么佛教又是怎样看待离婚这件事呢?
其实佛教既不支持离婚,也不反对。佛教主张婚姻的美满及家庭责任,既然能成为夫妻,那都是多生多劫的缘分所成就的,所以夫妻双方,要相互尊重,彼此包容,各守各的本分,各尽各的责任。
不支持的原因有三:
一、违背慈悲精神。
慈悲精神是佛教的根本精神,目的就是要让众生得到安乐。离婚必将导致夫妻双方,双方父母,尤其是子女等从中受到伤害,这与佛教的慈悲精神相违背。而重新组建家庭也未必能够美满,由于双方都曾经受过伤害,往往抱着“吃一堑长一智”的心态,自我保护意识特别强,不容易信任对方,也很少会考虑对方的感受,如此必然降低再婚的幸福指数。
二、违背自己誓言。
结婚时,请亲戚朋友作证明,并发誓要永结同心白头偕老,离婚即是违背当初的誓言。即使重新组织家庭,也不一定会好好珍惜。
三、负面的世俗导向。
离婚对社会风气产生不良影响,特别是名人夫妻离婚,必然产生负面的示范效应,让大家都误把婚姻视作儿戏,甚至认为离婚是种时尚,导致离婚率居高不下,这样必定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产生负作用,因此,建立和谐社会必须从和谐家庭做起。
不反对的原因:
当然,佛教也不反对离婚,佛教认为万事万物皆是因缘和合,缘聚则生,缘散则灭,婚姻也不例外。如果因缘真的尽了,那也只好随缘,但这并不代表佛教赞叹离婚。在离婚这件事上,佛弟子要深思熟虑,如果真的要离,也要站在利他的角度去充分考虑对方以及父母子女等,尽量不要让自己的决定伤害到更多人。
正所谓“随缘了旧业,切莫添新秧”,佛弟子不管决定结婚还是离婚,都要建立在能让双方更为幸福的基础之上,就算要离,也要充分考虑对方的感受,做到好聚好散,不要因为离婚而让双方结下恶缘。
- 上一篇:和谐社会的起点:夫妻以礼相待,相敬如宾[附视频]
- 下一篇:最后一页
- 最全的烧香图解,烧香有何含义与讲究?
-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吗 皈依佛门后的注意事项
- 开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?
- 心经简介,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容介绍
- 楞严咒简介,什么人不能念楞严咒?
- 华严经简介,大方广佛华严经讲什么?
- 地藏经简介,地藏经主要讲什么?
-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
- 佛教基础知识
- 心经入门
- 最简单的三皈依仪式-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
- 为什么要学佛?为什么要修行?
- 为什么要烧香拜佛?烧香的含义是什么?
- 学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内容
- 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?
- 不管你信不信因果报应,婚后出轨的人,一定没有好的下场!
- 佛教唱赞时法器打法
- 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
- 什么是佛教?佛教的精髓是什么?佛的定义呢?
- 持咒是什么意思?如何持咒?
- 诵经有诀窍吗?诵经的十二条诀窍
- 皈依是什么意思?皈依三宝又是什么意思?
- 佛咒入门
- 女众出家前须知,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机会
- 佛教名词
- 图解佛教密宗手印大全
- 在家烧香有什么讲究?一些禁忌千万不要触碰!
- 有一种迷信,是对佛的迷信
- 往生咒简介,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?
- 准提咒简介,准提咒功德及妙用
- 什么是咒语?佛教最神奇的九个咒语是哪九个?
- 楞严经简介,楞严经大致在讲什么?
- 文殊菩萨心咒简介
- 求佛有没有用?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?
- 药师咒简介,药师咒治病方法与原理
- 什么是缘起论?佛教缘起论的含义是什么?
- 六字大明咒简介,如何修六字大明咒?
- 金刚经入门
- 打坐可以通经络吗?一法打通人体经络
- 史上最神奇的一句话
- 佛教是如何看待离婚这件事呢?
- 怎么才能知道妄想妄念的善恶?
- 不起嗔恚,每个人都是最美的
- 为什么众生的心普遍性都是不耐烦的?
- 八关斋戒的殊胜功德
- 佛会帮到你
- 什么是食存五观?吃饭时真正该想的
- 学佛当下的好处,生活越来越好[视频]
- 只有念佛人才能去西方极乐世界吗?修禅宗的人能去吗?
- 众生分为有情众生与无情众生
- 出离心究竟是什么?
- 谁在主宰命运?心[内附视频]
- 佛性无是众生性,是真佛性
- 拥有智慧 冲破烦恼
- 一般家庭不和谐的原因是什么?
- 意业是什么?不嫉、不恚、不痴
- 学佛有哪些要求?没有任何限制[视频]
- 福慧双修是学佛的第三种快乐
- 愿有两个方面
- 菩萨如何对待节日?
- 一个善业很强的人,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场
- 开悟是通过长期的熏修 只有佛法才能讲到佛性
- 教育孩子正确的用钱观念
- 助念对于往生西方究竟起什么作用?
- 来生做人比临终往生还难,用慈悲心去了业[视频]
- 心地善良 收获善果
- 如何理解万修万人去、万修一二去?[视频]
- 觉得自己有太多不足,怎样改变这种困扰现状呢?
- 参照这个家庭模式,拥有一个幸福的家
- 抄写佛经的本子不能乱扔,怎么去处理?
- 走在解脱路上,证得究竟之乐的觉醒之道
- 用佛法打造一流朋友圈[内附视频]
- 念佛总感觉烦恼越念越多,如何对治?
- 美是生命自在快乐的源泉
- 听到佛号、手拨念珠就要提起正念
- 念佛和诵经前用上香吗?先念佛诵经咒再上香行吗?
- 往生跟什么有关?心觉悟[内附视频]
- 那些自以为可靠的“救命稻草”才是痛苦的根源
- 怎样利益已故的人?
- 阿罗汉道是属于小乘声闻道的极果
- [佛经故事]贫女供灯的故事
- [佛理禅机]讲道容易修道难
- [佛化家庭]佛教是如何看待离婚这件事呢?
- [汉传人物问答]佛教是怎样看待微整形的呢?
- [其他汉传法师]要懂得知足,我们已经很幸运了
- [其他汉传法师]用一切现前,亦不住一切,即心即佛!
- [惟觉法师]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
- [佛与人生]真心忏悔这些年来的邪淫罪业
- [佛学常识]如何如理如法的与出家师父相处?
- [佛学常识]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与含义
- [佛学常识]心若不动烦恼枉然 活好生活的“断舍离”
- [钟茂森]钟茂森:淫欲过度
- [佛学常识]学佛人要禁欲吗?佛教如何看待欲?
- [佛学常识]受过现代教育的人为什么不易接受佛理?
- [佛学常识]如何理解佛教的空?
- [佛学常识]佛说世事无常,那佛教本身也是“无常”的?
- [佛学常识]念佛求往生能否提前走?